言行不一

Contradiction

言行不一

為什麼會有些人facebook上常poll 勵志文說什麼做生意需要懂得捨得之類, 但是你和這個人配合其實他是一個斤斤計較, 吃餅要吃最大的人呢?

這種現象其實反映了「說與做」之間的差距,或者說是一種認知和行為的不一致。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形象塑造

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勵志文或人生哲理,可能是為了塑造一種「大格局」、「成功者」的形象。這樣的形象能吸引更多關注,甚至幫助他們拓展人脈或提升信任度,特別是在做生意時。

2.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一個人可能真心相信捨得的道理,但在實際行動中,由於個性、習慣或恐懼(如害怕損失)等原因,無法完全實踐這種理念。

3. 外表與內心的矛盾

有些人可能天性比較計較,但他們清楚這種特質在人際交往或商業合作中可能會被人批評,因此試圖用勵志文掩飾或對抗自己內在的缺點。

4. 自我暗示

發佈這類內容可能是他們給自己的一種提醒,希望透過文字強化這種思維,讓自己逐漸改變。但改變個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非一朝一夕。

5. 純粹偽裝

某些人可能完全是出於功利考量,只是為了讓別人認為他們有「大格局」,但內心並未真正認同,甚至毫無打算改變。

如何看待這種人?

保持理性:不要只看他們的「表面」,而是用實際行動和合作經歷去評估這個人的本質。

設立界限:對斤斤計較的人,盡量保持清晰的利益分配和合作規則,以免後續出現衝突。

看重行動:與其被表面上的勵志文打動,不如多觀察對方在合作中的真實行為。

這種矛盾性在人際關係中並不少見,但識別和應對是避免不必要困擾的關鍵。

Leave a Reply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