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不難閱讀的書。 通過微小說的模式帶出什麼是正念, 以及可以如何練習和運用。 雖然個人覺得運用的方式有點過於簡單, 但是這種方式確實有利於作者把複雜的一些學科研究用簡易的方式敘述讓這本書不會過於乾澀。 作者在書中有不斷的強調正念目前還在研究的起步, 許多書中帶出來的點和好處雖然都是相關的研究報告作為基礎的, 但是不管是改變認知還是正念都不是休息的全部! 睡眠、運動、飲食等要素依舊是休息的基礎! 書中帶出的7種休息法。 正念呼吸法【回到當下】、動態冥想【擺脫自動駕駛】、呼吸空間【改變對壓力的感知】、思考迴圈【讓心猿意馬的心安靜】、Rain【自我情緒的控制】、溫柔慈悲的心【負面情緒的控制】以及身體掃描【排除身體的疲勞和疼痛】只要嘗試, 都會有不錯的效果。 筆記📒 正念就是只【透過冥想等來達成大腦休息法之總稱】 不做任何評斷, 主動的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經驗上 呼吸是意識的錨。 當波浪因風而起, 只要有錨, 船就不會飄走。 所謂的正念,就是要想出次接觸般的從新理解世界, 重拾能維持在當下宛如孩子或動物的純粹之心。 將注意力到感想日常行動、回到當下,便能有效脫離自動駕駛、減低心神不定。 除了正念, 最好的休息就是睡眠。 人鬧是會改變的, 這叫做【腦的可塑性】 正念不止會改變一時的腦部運作狀況, 它還能夠改變大腦本身的結構 大腦的壓力反應原理,像是焦慮、恐慌症發作 當恐慌或外來威脅等壓力刺激太強時,杏仁核就會過度運作, 這時若額葉不加以抑制, 便會影響交感神經而產生生理症狀。常見的包括心悸及過度換氣等。 所謂的認知行為療法, 是指透過諮詢之類的方式來改變對疲勞的感知, 藉以學習與疲勞和平共處的方法。 改變認知當然不是全部。 睡眠、運動、飲食等要素依舊是休息的基礎, 這點不能忘記。 我們平常大腦不太會去區隔【在想的事情的自己】和【所想的事情】,這樣一旦對某事耿耿於懷、想不開, 思緒就會陷入重複迴圈, 感覺自己像兜圈子一樣。心有餘裕的人是不會把自己的和想法畫上等號的。 讓自己的思考習慣變的更容易處理。 憤怒,是大腦為了保護自己而啟動的一種【緊急模式】 爬山的時候也可以看看周圍的風景, 別忽略了腳邊的那些花花草草。 過度的任務導向、目標導向, 就會失去餘裕,於是憤怒變由此而生。 帶領團隊或組織方面、有時候自我是一種妨礙。 Resilience【自我修復能力】 事事樂觀 與人連結 靈活性思維 信念及道德標準